关东关西生活差异大?关东水质较硬、关西人爱把各种事物加上「SAN」尊称!

你是日本「关东派」还是「关西派」?日本关东、关西有着截然不同的风土民情,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文化、生活习惯差异,包括水的硬度、饮食的喜好、钱汤入浴顺序等,有许多差异连日本人都未必知道,这次就整理出10项关于「关东关西生活差异」的冷知识,一起来看看吧!

图片来源:Photo AC 1Photo AC 2

关东、关西地区是指日本的哪里?

「关东」与「关西」的「关」字原本是指「关所」,也就是通行关卡的意思,从一个区域进出另一个区域的旅人,会在关所进行安全检查,而关东、关西指的是「关所以东」和「关所以西」。古时的「关东」是指位于通路上的三大关卡(铃鹿関、不破関、爱発関)以东的地区;而「关西」的称呼则始于平安时代中期,主要指逢坂关(现滋贺县)以西的地区。

三重县伊势市伊势神宫前的厄除町(おはらい町)。三重县伊势市伊势神宫前的厄除町(おはらい町)
图片来源:Photo AC

最初关东和关西地区并没有明确的交界线,而现在的关东指的是以东京都为主,包括周围的千叶县神奈川县埼玉县群马县茨城县栃木县等地方;关西地区则是大阪府为主,包括周围的京都府奈良县兵库县和歌山县滋贺县、三重县等地区。

【日常生活篇】

冷知识①:关东水比关西硬?

图片来源:Photo AC

日本的水质整体而言属于「软水」,平均硬度为每公升50毫克,其矿物质含量较低,喝起来也特别甘甜顺口;不过由于关东乃至东北地区因纬度高、容易积雪,融雪渗入地层后能让较多矿物质溶于水中,进而形成了硬度偏高的水。关东的水质平均硬度为每公升60~80毫克,关西地区则为每公升30~50毫克。

水质软硬度会让酿造出来的酒有不同口感
图片来源:Photo AC
昆布高汤适合用软水来烹煮
图片来源:Photo AC

而水质的软硬差异也体现在饮食及料理上。关东的水质偏硬,口感较厚,适合熬煮浓郁的柴鱼汤、酱油汤底,所酿造的日本酒偏「辛口」;关西的水质因矿物质含量低,口感较清爽,用来煮昆布汤就十分甘甜好喝,以软水酿酒的话则口感更为轻柔、甘甜。

冷知识②:关西使用交通 IC 卡「余额1日元」就可进站?

在关东地区使用交通 IC 卡进站时,常常得要留意「卡片余额」是否足够,至少要有「最低乘车费」才能进站,而且每家铁道系统规定的金额不尽相同。但在关西地区搭乘 JR 西日本电车时,只要卡片内有1日元就能进站!即使是 Suica、PASMO 等关东地区发行的卡片,只要是在 JR 西日本搭乘范围内,卡片余额有1日元就可刷进票口搭车,出站前使用自动精算机补票即可,对于赶着进站搭车的人来说十分方便。

冷知识③:到「钱汤」先洗身体还是先泡澡?

图片来源:Photo AC

近年来备受外国观光客喜爱的「钱汤」是日本独有的文化,在关东、关西地区也展现出不同的特色,最显着的就是「浴池(汤船)」的位置了。关东地区的钱汤从入口进去后,会先经过淋浴区,最里面才是浴池;关西的钱汤则会将浴池设置在一进门就可看到的中间位置。有一说是关东地区早期较多劳工前往钱汤泡澡,人们习惯先清洗掉身上的污垢后再进入浴池;而关西则以商人居多,人们习惯先泡澡暖身后再清洗身子,澡堂的设计便顺应了人们的生活习惯,而有了东、西的差异。

冷知识④:卫生纸「单层」、「双层」你是哪一派?

图片来源:Photo AC

「双层卫生纸」、「单层卫生纸」你又是哪一派呢?日本的厕所卷筒卫生纸有单层、双层之分,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其实双层卫生纸并不是用单层纸叠起来的,单层纸本身较厚实、使用时不易破裂;双层纸则是将两张质地更柔软的纸张贴合起,借此提高纸张强度,同时有较为柔软蓬松的触感。根据调查,关东人偏好使用「双层卫生纸」,关西人则是「单层卫生纸」的拥护者!

冷知识⑤:「大拇指游戏」口号五花八门!

图片来源:Photo AC

日本人在聚会时常会玩「大拇指游戏(亲指ゲーム)」,玩法是所有人将双手伸出,轮流喊「口号+数字」,并同时随机抬起大拇指,如果喊声的数字与大拇指总数相同就可收起一只手,两只手都收起的人即为赢家!而「口号」则根据关东、关西地区而有不同,关东最流行喊「いっせーのせ」和「Yubisuma(指スマ)」,关西较常见的口号为「いっせーのーで」,除此之外各乡镇还衍生出许多独创口号,种类之多元也能看出大拇指游戏有多受日本人欢迎了。

【饮食篇】

冷知识⑥:味噌汤摆放右边或左边?

传统和食的摆盘,味噌汤通常在右前方
图片来源:Photo AC

享用日式定食套餐时,是否曾留意「味噌汤」摆放的位置?以传统的和食摆盘方式来说,一般会把白饭放在左前方、主菜摆放在餐桌较内侧位置,味噌汤则会放在「右前方」。关东地区大多保留了这种传统摆盘,关西地区却不同!根据调查,特别是大阪、京都、兵库三府县有多数人会把味噌汤摆在「左后方」,有一说法是关西地区深受商人文化影响,为了方便享用餐点,会把热汤放在较远的位置以避免烫手。

冷知识⑦:关东人喝荞麦汤、关西人不喝

图片来源:Photo AC

日本国民美食「荞麦面」吃法十分多元,冷、热荞麦面亦有不同的品尝重点。在关东地区点了冷荞麦面之后,店家一般都会附上「荞麦汤」,也就是荞麦面的煮面水,因含有丰富营养素,餐后来上一杯很暖胃;不过关西人比较没有喝「荞麦汤」的习惯,店家也不会主动附上,如果想喝的话得特地跟店家说一声。

冷知识⑧:「日式马铃薯炖肉」用牛肉还是猪肉?

关东地区偏好以猪肉为食材的马铃薯炖肉
图片来源:Photo AC

「日式马铃薯炖肉(肉じゃが)」是一道非常经典的日式家常料理,主要是将马铃薯、红萝卜、洋葱等食材与肉类一起炖煮,而所使用的「肉类」在关东与关西地区也有所不同。关东人一般偏好用「猪肉」,关西地区则以「牛肉」较受欢迎。原因可从日本畜牧业发展史来看,由于关东地区气候较寒冷,适合饲养行动迅速的「马」,而气候较为温暖的关西地区则多饲养「牛」,随着时代演变,关东地区便逐渐发展出以「猪肉」取代马肉的饮食文化,延续至今。

【语言篇】

冷知识⑨:关西人习惯在各种事物后加「SAN(さん)」?

关西人会将油豆腐昵称为 「油豆腐先生(お扬げさん)」
图片来源:Photo AC

日文中的「SAN(さん)」放在人名后方时,多用于表现「先生」、「小姐」等礼貌称呼,不过与关西人交谈时,会发现很多人都习惯将「さん」用在非人称事物上,像是会直接在店名、食物后加「さん」,如「地瓜先生(お芋さん)」、「油豆腐先生(お扬げさん)」等,甚至连问候语都可以加「さん」,最常听到的就是「おはようさん」,这种关西方言的表现方式可以让语气显得更加柔和、带有人情味,和直白的关东腔十分不同。

冷知识⑩:日本东、西用语大不同!

「小菜」在关东、关西的称呼不同
图片来源:Photo AC

关东、关西因历史、文化发展上的差异,造就出不同的语言使用习惯。除了大家都知道「关东腔」与「关西腔」在腔调、惯用法等有极大不同之外,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的称呼也南辕北辙,像是居酒屋的「小菜」,关东人叫「Otoshi(お通し)」,关西人则称为「Tsukidashi(突き出し)」;「○年级大学生」在关东称为「○年生」,在关西则称为「○回生」等。

关东、关西从日常起居、饮食到语言用法,都展现出许多有趣的差异,也展现出各地的多元历史背景与生活方式,随着时代变迁仍延续至今。有机会到日本旅行时,不妨可从这些小细节探究日本东、西文化的不同之处!

☞ 延伸阅读
日本关东、关西文化大不同!饮食、生活习惯差异一次分析!
日本赏樱注意事项、流程、必买配备清单【日本樱花祭意义及文化】
日本棒球为何人气?野球历史、圣地「甲子园」、应援文化一次弄懂!

整理撰文:Nene 2025.3.31
责任编辑:Alice

更新

常见Q&A

1. 挑选日本酒时,要怎么从产地分辨是辛口还是甘口呢?
关东水质偏硬,所酿造的日本酒偏「辛口」,而关西水质因矿物质含量低、口感较清爽,酿的酒的口感更为轻柔、甘甜,可以依此判断。
2. 关西地区是所有交通系统都能在交通 IC 卡「余额1日元」的状况下进站吗?
不是,不同交通系统有不同规定,例如阪急电铁即规定交通 IC 卡余额需超过10日元才能进站。

以上资讯对您有帮助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