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陶瓷器16选:京都清水烧全程手工制作、佐贺有田烧是瓷器界 LV?

如果喜欢日本杂货或工艺品的话,千万别错过日本陶瓷器。不只是餐桌上的器皿,更是千年匠心技艺的结晶,像是华丽高贵的佐贺县「有田烧」、画风细腻的石川县「九谷烧」、质感温润的岐阜县「美浓烧」、全程手工制作的京都府「清水烧」等陶瓷器都有其独特风格与历史背景,赶快来看看有哪几种陶瓷器与各自特色吧!

美浓烧<br>图片来源:

岐阜县「美浓烧」
图片来源: 美浓焼伝统工芸品协同组合

快速了解陶瓷世界:日本的烧制陶瓷分类与三大陶瓷器

日本的烧制陶瓷分类

陶瓷可依据烧制方式与材质分为陶器、磁器、炻器、土器等4大类型,「陶器」是最常见的陶瓷种类,质地较为粗糙且吸水性高,常用于茶碗与花器;「磁器」比陶器更坚硬且不吸水,表面光滑且多呈现白色或蓝白色调,常见于餐具与高级茶具;「炻器」介于陶器与磁器之间,质地坚硬且吸水性较低,表面较为朴实,多用于酒瓶、烧酎壶等耐用器具;「土器」则是最古老的烧制方式,烧制温度较低,质地粗糙且吸水性高,在现代主要用于传统工艺或复古风格的器皿之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分类 土器 陶器炻器磁器
烧法 不上釉,以700〜800度烧制 上釉,以1,100〜1,300度烧制不上釉,以1,200〜1,300度烧制 上釉,以1,300〜1,400度烧制
强度 软质 软质・硬质硬质 硬质
吸水性
举例 绳文土器 唐津烧、信乐烧、萩烧备前烧、常滑烧、万古烧 有田烧、波佐见烧、清水烧

三大陶瓷器介绍

通常听到的日本三大陶瓷器指的是佐贺县的「有田烧」、岐阜县的「美浓烧」和爱知县的「濑户烧」,这些陶瓷皆具有数百年的历史,并在江户时代开始大量生产,在日本陶瓷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
濑户烧抹茶碗

濑户烧抹茶碗
图片来源: Photo AC


「有田烧」发源于17世纪,是日本最早的瓷器,质地轻薄且拥有细致的白底蓝花图案、金色华丽装饰,广受欧洲贵族与海外市场的喜爱;「美浓烧」起源于16世纪,是日本生产量最多的烧制陶瓷,因多样的釉色与装饰技法,被广泛应用于日常餐具与茶器之上,餐具的生产量更是日本第一;「濑户烧」起源于平安时代末期,历史非常悠久,涵盖陶器与磁器,从日用食器到茶道具、花器、美术品等应有尽有,「濑户物」甚至在日本成为陶瓷器的代名词,可见其深远的影响力。

日本六古窑是指哪里?

「常滑烧」的烧窑<br>图片来源:「常滑烧」的烧窑
图片来源:常滑市観光プラザ

日本的陶瓷历史非常悠久,其中从11世纪后半陆续开窑,至今还持续生产且具代表性的古窑被称为「日本六古窑」,分别为濑户、常滑、越前、信乐、丹波、备前。爱知县的「濑户烧」多使用在日用陶器、茶具、花器等;同样位于爱知县,以红褐色陶器闻名的「常滑烧」则多使用在传统的液体储存器具或建筑用红砖;福井县的「越前烧」以坚固耐用着称,多为无釉陶器,主要作为储藏用陶罐等生活杂器。

「信乐烧」的烧窑<br>图片来源:「信乐烧」的烧窑
图片来源:Photo AC

滋贺县的「信乐烧」泛用性高且耐火性高,常被用来当作茶具或工艺品制作,最具代表的就是狸猫陶偶;兵库县的「丹波烧」拥有独特的釉色变化与纹理,古朴且带有温润手感,适合日常使用;冈山县的「备前烧」则以柴烧技术让陶器表面产生自然的纹理与色彩变化,坚固耐用且保温性能高,并以茶具与酒器而知名。

日本陶瓷器16选

【栃木县】益子烧(ましこやき)

益子烧<br>图片来源:

益子烧
图片来源: Photo AC

「益子烧」起源于江户时代末期,据说是在笠间修行陶艺的大塚启三郎开始筑窑建造的。由于所使用的陶土含有较多砂质且黏度较低,较不易进行细致的雕刻,陶器的成品通常较厚重朴实。因为与釉药的结合效果佳,创作品常带有沉稳厚重的色泽与圆润质感,色调则多以褐色、黑色、白色与蓝色居多。益子烧造型简单大方且又带有温度感,因此常被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皿上。

【石川县】九谷烧(くたにやき)

九谷烧<br>图片来源:

九谷烧
图片来源:©石川県観光连盟

「九谷烧」发源于17世纪初,曾一度经过废窑,历经了约百年后,19世纪初才再次于石川县南部开窑兴起。九谷烧以白色的瓷器为基底,并在施以彩绘后烧制固定色彩,最大的特征为使用「九谷五彩」,也就是红、黄、绿、紫、深蓝等5种颜色进行绘图,并多以山水、花鸟、人物等传统和风图案为主题,画风细腻且色彩鲜艳华丽,让人看过就会留下深刻印象。因为艺术性高,常使用在高级餐具或是作为收藏品,近年来也有很多走可爱风格的图案或设计,让高级工艺品变得更平易近人。

【岐阜县】美浓烧(みのやき)

美浓烧<br>图片来源:

美浓烧
图片来源: 美浓焼伝统工芸品协同组合

占了日本陶瓷器的国内市占率约5成的「美浓烧」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皿。「美浓烧」产地为岐阜县的东浓地方,拥有1,300年以上的历史,光被指定为传统工艺品的美浓烧就有15种,其中涵盖了「志野烧」、「织部烧」、「濑户黑」、「黄濑户」等类型,各有不同的釉色与纹理,风格多变。美浓烧多以陶土制成,表面施釉后高温烧制,质感温润,色调从淡雅到鲜明皆有,无论是日常碗盘或茶具皆可见其踪影,说不定大家在日本品尝拉面或亲子丼时,也曾使用过美浓烧的器皿呢!

【爱知县】濑户烧(せとやき)

瀬戸烧<br>图片来源:

瀬戸烧
图片来源: 喜多窑霞仙

「濑户烧」为日本六古窑之一,具有1,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,是唯一自古便发展施釉技术的烧制产地,并深受日本人的喜爱。爱知县濑户市周边所采掘到的陶土耐火性高且可塑性丰富,因为几乎不含铁质,所以可以做出白色的陶瓷器,且容易进行施釉,从青瓷、白瓷到饴釉皆有,质感光滑且色调丰富。江户时期之后,因为开始瓷器的生产,濑户也开始进行瓷器制作,是同时生产陶器与瓷器的地方,现在不只是作为餐具而知名,在建筑陶材、陶瓷材料工业上也得以运用。

【爱知县】常滑烧(とこなめやき)

常滑烧<br>图片来源:

常滑烧
图片来源: 常滑市観光プラザ

「常滑烧」的起源可追溯到平安时代末期,曾是日本六古窑里面最大的陶瓷器产地。由于使用知多半岛上含铁量高的陶土且多采用无釉烧制,因此烧制后会呈现自然温润的红褐色色调,且表面带有独特的原始质感。据说陶土里所含的铁质能够中和茶叶的苦涩感并让口感变得更温润,因此深受茶道爱好者所喜爱,像是茶壶、茶碗等器具都相当有人气。

【滋贺县】信乐烧(しがらやき)

信乐烧<br>图片来源:

信乐烧
图片来源:Photo AC

「信乐烧」源自1,300年前的滋贺县甲贺市信乐町一带,是日本六古窑之一。当地的陶土拥有优异的耐火性,在烧制过程中会因温度与氧化条件的变化,逐渐转为淡红色,并呈现温暖的红褐色,也会因在窑中受薪柴燃烧后被所产生的灰覆盖,而带有部分的黑褐色,这些自然的变化都让信乐烧更充满生命力,且具有独特的魅力。信乐烧多用于日常生活用品之中的餐具、花器、瓷砖,又以讨喜的狸猫雕塑而知名,有机会不妨探访信乐町,让象征吉祥的狸猫们迎接你的到来。

【兵库县】丹波烧(たんばやき)

丹波烧<br>图片来源:

丹波烧
图片来源: Photo AC

「丹波烧」又称为「丹波立杭烧」,是日本六古窑之一,历史可追溯至平安时代末期到鎌仓时代初期。它的特色在于不施人工釉药,而是依赖窑内高温烧制时自然形成的「自然釉」,呈现出绿色、深褐色、赤褐色等多种色调。当1,300度的高温持续50至70小时,薪柴燃烧后的灰烬会落在陶器表面,与陶土成分及釉药发生化学变化,产生独特的颜色与模样,让每件作品都拥有无法复制的纹理与光泽。厚重质感加上温润色调,使丹波烧无论是茶器、花器还是餐具,都能为日常生活增添朴实的美感。

【冈山县】备前烧(びぜんやき)

益子烧<br>图片来源:

益子烧
图片来源: Photo AC

要说最能展现陶土原始风貌的陶瓷器,「备前烧」绝对榜上有名!日本六古窑之一的备前烧拥有千年以上历史,并以不施釉的烧缔技法闻名,全靠窑内的火焰与灰烬,让陶器表面产生自然变化的「窑变」效果。烧制时间长达数天甚至数周,成品的色泽可能带有赤红、深棕或银灰,低调却充满深度。由于不施釉,可以感受陶土本身的温度与朴质感,且吸水性低,非常适合用来制作茶具与酒器,越用越能展现其独特风味。

【京都府】清水烧(きよみずやき)

清水烧<br>图片来源:

清水烧
图片来源:たち吉

京都的「清水烧」就像这座古都一样,充满优雅与变化。它没有固定的风格,而是融合了各种技法,从细腻的青瓷、华丽的金彩到温润的手绘纹样,应有尽有。由于京都无法采掘陶土,职人们会混合从各地取得的陶土进行制作,最具魅力的地方在于职人的巧手,每件作品都透过细腻的笔触与高温烧制,展现出色彩鲜明且层次丰富的质感。清水烧不只是餐具和茶器,还有许多精致的艺术品,展现了京都特有的优雅气质。

【三重县】万古烧(ばんこやき)

万古烧<br>图片来源:

万古烧
图片来源: 万古陶磁器工业恊同组合

说到实用性强与耐热性佳的陶器,绝对不能错过「万古烧」!万古烧的历史可追溯到江户中期,当时来自桑名的富商「沼波弄山」因热爱茶道而创建窑场。它以耐热陶土闻名,特别是土锅和急须,简直是日本家庭的必备品。烧制过程中,陶土会产生独特的纹理与色泽,经典的紫泥急须更是深受茶道爱好者喜爱。万古烧的作品带有质朴的手感,颜色多为深棕、紫色或自然土色,结合现代设计后,也能展现简约时尚的一面。

【山口县】萩烧(はぎやき)

「萩烧」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元1,604年左右,当时萩藩初代藩主「毛利辉元」邀请朝鲜的职人,在现在山口县的萩市建立了御用窑。萩烧作品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,釉面会产生七种细微的裂纹,这种现象被称为「萩的七变化」,是一种陶器与使用者共同参与的乐趣。萩烧的色调温润,从淡粉、乳白到柔和的褐色,每一种都带着柔和的手感。萩烧特别适合制作茶具,因为茶水渗透进釉层后,会让器皿的色泽更加深邃,展现岁月留下的痕迹,也因此在茶道的世界获得极高的评价。

【福冈县】小石原烧(こいしわらやき)

小石原烧<br>图片来源:

小石原烧
图片来源:鹤见窑

「小石原烧」的历史可追溯至江户时代,是由当时「高取烧」的创始人「高取八藏」的孙子,在福冈小石原地区发现了陶土,并于中野皿山开窑。小石原烧最吸引人的地方,就是那一圈圈规律而富有节奏感的纹样,它的装饰技法独特,包括「刷毛目」、「飞刨」等,让陶器表面呈现出像是手工雕刻般的层次感。这种技法不仅让器皿更具美感,也增加了手感的细腻度;色调上,小石原烧偏向自然的土色,带点温暖又不过于华丽,适用于日常生活餐具或装饰品。

【佐贺县】有田烧(ありたやき)&伊万里烧(いまりやき)

有田烧<br>图片来源:

有田烧
图片来源: Photo AC

「伊万里烧」与「有田烧」皆是产自佐贺县有田町周边的瓷器,因为江户时代曾由伊万里川一带出口,因此得名「伊万里烧」,明治时代后,当地的瓷器则统称为「有田烧」;为了区分历史时期,江户时代制作的伊万里烧现在被称为「古伊万里」。有田烧使用含有玻璃材质的陶石制作,以细致的白瓷与鲜艳彩绘着称。一开始以蓝色绘制于白瓷上的「染付磁器」为主,后来创造了色彩丰富的「色绘磁器」,从简约的蓝色染付到华丽的金彩绘制,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。

【佐贺县】唐津烧(からつやき

唐津烧<br>图片来源:

唐津烧
图片来源: 一般社団法人唐津観光协会

「唐津烧」是16世纪左右所生产的传统工艺品。与有田烧的华丽不同,唐津烧走的是自然朴实路线。它的色调多为土色、灰色或淡淡的红褐色,釉面则带有自然的流动感,充满侘寂美学的韵味。唐津烧的器型多为简单大方,却能透过细微的烧制变化,展现出不同的风貌。这种朴素却富有深度的烧物,特别受到茶道家与传统艺术爱好者的喜爱。

【长崎县】波佐见烧(はさみやき)

波佐见烧<br>图片来源:

波佐见烧
图片来源: 翔芳窑

「波佐见烧」兼具美感与实用性,是近年来很受到注目的陶瓷器,它与有田烧同样源自江户时代,但更偏向日常使用的瓷器。波佐见烧的特色是轻薄透亮,花纹设计简约现代,烧制过程中注重量产技术,因此价格相对亲民,即便生产规模扩大,仍保有「手工温度」的独特魅力。近年来许多波佐见烧品牌推出富有设计感的作品,让它不仅是日本家庭的爱用品,也成为许多现代餐桌上的时尚选择。

【冲縄县】壶屋烧(やちむん)

壶屋烧<br>图片来源:

壶屋烧
图片来源: Photo AC

「やちむん」是冲绳方言中对「烧陶」的称呼,「壶屋烧」则是那霸市壶屋地区生产的陶器总称。早在17世纪初就有朝鲜的陶工到冲绳传授制陶艺术,之后琉球国王更把分散各地的窑场集中于壶屋,促成了「壶屋烧」的诞生。壶屋烧常见的装饰技法包括不施釉采低温烧制的「荒烧」,以及施以釉药色彩丰富的「上烧」。以鲜明而富有动感的图案为特色的壶屋烧,与本州的陶器风格大不相同且带有浓厚的南国风情,完美展现了冲绳文化的活力与自由精神。

不同的产地与技法,交织出日本烧陶文化的丰富样貌。这些陶瓷器不仅是艺术品,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无论是精致的茶碗、耐用的土锅,还是充满现代感的设计陶器,每一件都承载着手工制作的温度,不仅可以作为纪念品,更能为日常生活增添质感。下次到日本自由行时,不妨将具有日本代表性的陶瓷器列入购物清单喔!

☞ 延伸阅读
日本伴手礼都可入境台湾海关吗?买食物、药品、家电注意事项、禁带物品整理
台湾泡面、罐头可以入境日本吗?带伴手礼到日本注意事项、禁带食品整理

整理撰文:Rin 2025.4
责任编辑:Alice
参考资料:セラミックス博物馆

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