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爱到日本旅游的大家已经尝过日本不少的美食,但是各县市的乡土料理却不一定全都制霸过,「妖怪」、「含多汤」、「慎五郎」、「岂有此理」这些料理你有听过吗?是不是很好奇它们是什么模样、吃起来味道如何?本篇帮大家整理了10个名字超闹的乡土美食,下次去这些县市旅游时,不妨试着去品尝看看唷!

图片来源 :(左上) 农林水産省ウェブサイト 、(右上)株式会社ウェイブダッシュ 、(左下)农林水産省ウェブサイト 、(右下)茨城をたべよう
日本乡土美食由来
乡土料理是以当地食材为基础,采用符合该地自然条件的烹调方式,经世代传承下来的地方美食。由于日本国土幅员辽阔又四季分明,从南到北四面环海,内陆有群山围绕,因此拥有丰富的四季山产、海产食材,形成了多样化的饮食文化。
乡土料理不仅展现了善用地方资源的智慧结晶,以当地方言命名的料理名称,更映射出当地的风土、历史和生活方式,在外人看起来或许觉得一头雾水又很闹,但其实都有其原因所在的呢!
命名超闹的日本乡土美食 TOP 10
①【北海道】含多汤(ガタタン)
「ガタタン」汉字写作「含多汤」,意指包含多种食材且带有浓稠口感的汤品,其实就是勾芡的总汇料理。这道菜主要以猪肉、鱿鱼、胡萝卜、大白菜等十余种食材熬制而成,勾芡料理热呼呼不容易冷掉的特性,很适合在严寒的天气中享用。

图片来源:株式会社ウェイブダッシュ

图片来源:株式会社西武・プリンスホテルズワールドワイド
「含多汤」源于中国东北的家常料理,战后由从满洲归国的居民带到北海道芦别地区,并在当地开设的中餐馆中成为招牌菜。这道菜自百年前芦别地区值煤矿兴盛时期便广受居民喜爱,至今仍是当地的代表性料理。「含多汤」有淋在拉面、炒面或炒饭上等不同的形式,每一种的风味都不太一样,有时间的话可以都试吃比较看看。
②【山形县】岂有此理(もってのほか)
「もってのほか」是「岂有此理」的意思,它是一种色泽鲜艳的淡紫色食用菊。由于山形县是日本食用菊的主要产地,其中「岂有此理」因其独特的香气与风味,被誉为「食用菊中的横纲」。食用方式通常是将花瓣撒开后,加醋后用热水迅速汆烫,再放入冷水中冷却浸泡,最后制成清爽的小菜享用。

图片来源:株式会社ウェイブダッシュ

图片来源:株式会社ウェイブダッシュ
「岂有此理」的命名由来有二种说法,一说是因为菊花为天皇的纹章,百姓将御纹吃掉被认为是「岂有此理」的事情;另一说则是因为太美味让人觉得「岂有此理」。无论哪种说法,这道入口清脆并散发着淡雅的香气与甘甜,还带有微微苦味的料理,到山形县绝对必吃!
③【福岛县】慎五郎(しんごろう)
「慎五郎」这道料理源自于一个温暖的传说,据说从前有个名为慎五郎的年轻人因为正月无法吃到饼,便用米饭代替饼,捣成一团后抹上以当地盛产植物「じゅうねん」研磨并加入味噌、酒、砂糖、味醂等调味料做成的味噌后烘烤,没想到味道非常鲜美,让他的母亲十分高兴,于是这道料理便以他的名字来命名。

「慎五郎」这道料理源自于一个温暖的传说
图片来源:下郷町
这道料理的制作方法相当简单,将米饭捣碎成小团,串在串子上放在炉边烘烤,两面烧至微焦后,再涂上一层「じゅうねん」做的味噌继续烘烤直到表面焦香即大功告成,这也使得每一口「慎五郎」都带有独特的焦香味道!
④【埼玉县】伊贺馒头(いがまんじゅう)
单看外型或许会让人联想到「栗子馒头」,但其实「伊贺馒头」跟栗子馒头完全没有关系。这道源自埼玉县鸿巢市的传统美食,是将馒头外层覆上红豆饭制成的。关于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。有人认为是因为外层的糯米与栗子的外层的「刺球(いが)」相似;也有人觉得与德川家康的越过伊贺事件的发音相似;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名字来自蒸馒头时散发的米香。

图片来源:农林水産省ウェブサイト

图片来源:株式会社ウェイブダッシュ
「伊贺馒头」外表 Q 弹、口感甜甜咸咸的很特别。如果到埼玉旅游时在路上看到和菓子店,建议去买一个「伊贺馒头」来品尝一下!
⑤【新泻县】NOPPE(のっぺ)
「NOPPE」的名称源自日文「ぬっぺい」,意指带有浓稠口感,汉字可写作「浓饼」或「能平」,有时也被称为「ぬっぺり」等变化名称。常见于当地婚丧喜庆或新年料理中,其独特之处在于喜庆场合大部分以拍子木切法处理食材,而丧礼则采用乱切法,有时随着地区不同会有相反切法的情况。

图片来源:农林水産省ウェブサイト

图片来源:农林水産省ウェブサイト
「NOPPE」与其他地区的「NOPPE 汁」不同,主要以蔬菜、蒟蒻等为材料,再加入芋头增加浓稠感,是一道口感浓郁的炖煮料理。现在无论是什么日子,都可以在新泻许多居酒屋中品尝到这道当地人心中的灵魂美食。「NOPPE」还会随着季节不同变化料理方式,冬天是热食、夏天为冷食,如果未来在两种季节中造访新泻,绝对要都去吃吃看!
⑥【石川县】GORI 料理(ゴリ料理)
金泽名物「GORI 料理」的「GORI」是指生活在犀川、浅野川上游和河北泻等清澈的河川底部的一种小型鱼类,由于捕获这种鱼的方法是强力地用网拉过河底,这种行为也衍生出「强行要求」的含义。虽然这种鱼的卖相不佳,但滋味却非常美妙,据说着名陶艺家兼美食家北大路鲁山人也十分喜爱这一味!
「GORI」小鱼不仅可以用来炸成天妇罗,还可以做刺身、白味噌汤、炖煮或佃煮等多种料理。由于这些鱼生活在清澈的河流中,一但环境发生变化,它们的数量就会急剧减少,因此现在成为了珍贵的食材,有机会看到这料理时的话一定不能错过!
⑦【茨城县】TOBU 汤(どぶ汁)
「TOBU 汤」是茨城县的经典乡土料理,起源于平泻地区的渔民在船上的创作料理,也是现代鮟鱇鱼火锅的原型。由于船上淡水稀少,渔民利用鮟鱇含水量高的特性,仅以鲜活鮟鱇和蔬菜的自然水分熬煮而成,创造出这道无需额外加水的美味。

图片来源:茨城をたべよう

图片来源:(一社)茨城県観光物産协会
「TOBU」的名称来源众说纷纭,有指其意为「全部」,象征鱼的所有部位都被使用来煮汤。也有一说是因为料理不加水,汤汁浓郁,或指有着「海底鹅肝」之称的鮟鱇鱼肝溶化后汤汁浑浊的模样。无论由来如何,鮟鱇鱼肝在熬煮过程中释放出浓郁的鲜味难以用笔墨形容,到茨城一定要喝上一碗!
⑧【山口县】妖怪(おばけ)
吃妖怪也太可怕了吧!其实这道料理原本叫作「おばいけ」,指的是鲸鱼尾鳍部位,因其形状如羽毛,又称为尾羽毛(おばいけ)或尾羽(おば),只是念得快就变成「妖怪」的读音「おばけ」了。山口县曾盛行捕鲸,所以至今仍保留食用鲸鱼的习俗,形成了独特的鲸鱼饮食文化。

「妖怪」指的是鲸鱼尾鳍部位
图片来源:photo-ac
「妖怪」是一种高蛋白、低热量的食材,不仅营养丰富,还承载着吉祥寓意,在当地节分等传统节气时,认为食用鲸鱼能驱除厄运、保佑健康平安,有着驱邪避灾的象征。它吃起来脆脆的,口感很特别,加上一点辣味酢味噌更开胃唷!
⑨【香川县】万叶的小健(まんばのけんちゃん)
「万叶的小健(まんばのけんちゃん)」是一道在香川县被认为很有妈妈的味道的家常料理。这道菜以名为「万叶」的三池高菜和豆腐、油豆腐等材料一起炒煮而成,名字中的「小健」则源自日本的传统料理「けんちん」,指豆腐与蔬菜一起炒煮。

图片来源:株式会社ウェイブダッシュ

图片来源:农林水産省ウェブサイト
这道料理看起来质朴,其实做起来颇费工。首先要将万叶高菜汆烫后泡水去除苦涩,再将小鱼干加入煮汤,大型鱼干则需去头和内脏。炒香鱼干后加入切碎的高菜拌炒,接着加入豆腐和油豆腐,将豆腐弄碎拌匀,最后以高汤和调味料调整味道。由于是家常菜,所以每一个家庭和餐厅的调味方式都有其独特的风味。有机会到香川县旅游时,可以多去几处品尝「万叶的小健」!
⑩【熊本县】一文字绕圈圈(一文字ぐるぐる)
「一文字绕圈圈」这个听起来可爱但又摸不着头绪的名字,其实由来很简单,就是用熊本县特产的一文字葱汆烫后冷却,再利用白根部分将绿色叶子部分紧紧缠绕成圈,搭配酸甜的酢味噌或辛味噌食用。这道料理起源于江户时代,相传是因肥后藩第六代藩主细川重贤在财政困难时期,下达俭约令而诞生的廉价美味下酒菜。

图片来源:农林水産省ウェブサイト

图片来源:农林水産省ウェブサイト
不过为什么葱要命名为「一文字」呢?一说是这种葱的植株形很像「人」字;另一说是源于平安时代宫廷用语中对葱的雅称为「一文字草」。熊本的一文字葱的白根部分特别膨大,有着其它葱没有的独特香气、微甜中带辛的口感让人一吃上瘾,为满足全年供应需求,当地已改良品种,现在全年到熊本都能吃到这道佳肴罗!
看完这么多怪名字的乡土料理后,是不是很想要尝试一下它们实际吃起来是什么味道呢?日本美食博大精深,除了文章中介绍的之外,还有很多奇特名字的料理,就待大家在日本深度旅游时慢慢去发掘了!
整理撰文:Anita 2025.1
责任编辑:Alice
资料来源:PRTIMES1、PRTIMES2